
2.2设备性能
2.2.1、结构紧凑,固定立式机电一体、遮光布帘暗室结构设计(暗室内装有日光灯、紫外灯、排风扇)
2.2.2、设备采用小型工业可编程序控制器PLC(欧姆龙)为核心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、能按规定程序完成除上下料、观察以外的全部探伤工艺过程。
2.2.3、设备的检测工艺流程既可自动操作,又可对每个功能手动单步操作。操作简单方便、适用性强,工作稳定。
2.2.4、设备通过对周、纵向开关的“通/断”可以有单周向磁化、单纵向磁化、周纵向复合磁化等多种磁化方式,周、纵向磁化电流分别可调。
2.2.5、设备控制主控制面板与脚踏开关协同控制,解放双手,易于操作。
2.2.6、设备具有衰减式退磁功能。
2.2.7、设备采用隔离变压器向周纵向磁化装置提供36V电源,低电压输出,安全可靠,工作寿命长。
2.2.8、配有高度可调V型托块,可根据被检测件直径调节中心高,便于对被检测件进行无损检测。
2.2.9、配有HXUV-100高强度紫外线探伤灯,距工件表面380mm处,辐照强度不低于1000μw/cm2。
2.2.10、设备主框架及外壳均采用喷塑处理,耐热耐腐蚀,易于清洁。
三、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
3.1、用户现场和需方实际探伤工艺要求。
3.2、中华人民共和国磁粉探伤机《GB/T 15822.3-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:设备标准》。
3.3、机械工业部行业磁粉探伤机《JB/T8290-2011》标准。
3.4、ISO-9001质量体系认证文件。
四、被检测零件技术要求
4.1、尺寸范围
轴棒及环形类零件:直径在200mm以内、长度700mm以内。
4.2、外观质量
4.2.1、工件加工完毕后产品表面无划痕、磕碰伤,加工中不允许损坏零件表面。
4.2.1、表面无镀层、喷塑或漆层,无氧化皮、油污等杂质。
五、工艺流程
将轴棒及环形类零件(需穿上芯棒)放在托架上,气动夹紧工件(环类件夹紧芯棒),喷洒磁悬液,喷洒停止后进行磁化,松夹后进行观察,最后退磁下料。其工艺流程图如下:
上料 → 夹紧 → 喷液 → 磁化 → 松夹 → 观察 → 退磁 → 下料
工作节拍:(1人操作最大工件计时):
工艺名称 | 上料 | 夹紧 | 喷淋+磁化 | 松夹 | 观察 | 退磁 | 下料 | 合计 |
时间 | 实际时长 | 1秒 | 4秒 | 1秒 | 实际时长 | 3秒 | 实际时长 | 约15秒/件 |
注明:1、实际时长指操作者人工操作时所耗费的时间。 2、按正常操作时长计,每件检测时长约15-20秒/件。 3、环类件一次可多只同时穿棒检测。 3、量大时,可另配专用退磁机,可以省去退磁时间 |